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等政策发布,高校各项管理与服务逐步进入疫情之前的常态化阶段。回望过去三年,疫情防控工作如同一盏聚光灯,使信息化部门备受瞩目,而高校信息化部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成长。
(相关资料图)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办副主任王玉平表示:“疫情使得信息化部门的外部存在感变强了,高校领导也对信息化工作产生了崭新的认识。”作为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支撑部门之一,三年里高校信息化部门在无数次的应急响应、奋力支撑中,业务能力也得到了磨砺与整体的进步。那么,回顾这三年,疫情对未来的高校信息化工作有何启示?如何从三年中获得的经验中重新审视当下的信息化工作?这值得高校信息化部门进一步思考。
信息化成为抗疫先锋
疫情袭来,信息化部门面临几个重要挑战:是否有尽可能准确的数据?是否具备快速响应、快速开发的能力?是否能支撑流畅的在线教学?又能否尽可能协调社会资源,做好学校的疫情防控?
对于以上问题,各校信息化部门也都身体力行,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第一,为了人员数据准确,信息化部门摸清、摸透了在校人员的数量与类型,全面梳理并精准掌握人员数据;
第二,为了快速响应、敏捷开发,信息化人员坚守一线、倾力付出,并构建可复用的核心功能模块和关键组件,方便关键时刻直接调用;
第三,为支撑全校几万人的在线教学,高校引入社会公共资源,借助社会网络、应用扩充自身的承载能力,同时,信息化部门也全力做好线上教学与科研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迅速响应师生需求,做到全过程服务与全天候服务。
而信息化部门的行动与收获也远远不止于此。
数据是防疫支柱,也是未来支点
疫情防控,核心在人;人员治理,核心在“数”。不同高校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清晰了解校内人员的在校状态,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流调溯源、动态“清零”,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首先,没有准确全面的数据就没有精准防控与动态“清零”。
可以说,防疫工作中,人员数据只有“0%”与“100%”,即使只有一个人成为“漏网之鱼”,那么不论其余数据再怎么完整,问题出现时都将无济于事。因为一旦未被统计的人员成为感染者,其就将进入学校的监管盲区,可以快速在校园里形成隐匿传播,其他所有工作也将功亏一篑。因此,疫情中,保障数据完整准确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李艳丽表示,除正式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相关信息外,疫情中,人大还一同梳理了流动性较大的人员信息,建立起了全量人员台账,让所有相关人员信息快速落位,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为精准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校内人员数据全面梳理完毕后,申请入校的校外人员数据又该如何取得?无疑,依靠个人自觉并不能保障校外人员信息的真实准确,那么是否可以连通政府第三方应用,获得可信任的数据?
上海海事大学便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王玉平表示,学校信息办与上海“随申办”App(上海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移动端)合作打通了人员身份认证接口,确保入校人员身份真实有效。例如,疫情期间若有校外人员希望入校,那么其可以在“随申办”App上直接申请,申请后,信息办便可接收到该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由于已经过上海市大数据征信认证,其真实性与准确性便无需担心。
不可忽视的是,数据之重要性来自于其背后意蕴丰富的信息。数据犹如一台“X光机”,一旦掌握了数据,高校内部运行之好坏便可一目了然。而这也意味着,“数据之门”不应向所有人敞开,信息也不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当数据汇集到信息化部门,高校必然面临一个关键问题——数据应由谁来监管,又该如何监管?
对此,王玉平表示,高校在借数据助力疫情防控之余,更应重视数据安全,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与隐私。疫情中,上海海事大学便对数据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校党委迅速加强对数据监管、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的重视程度与管控力度,数据保密制度和审计制度也得到了监督与考察。
当前,随着疫情落幕,数据的应用场景无疑会发生转变,但是其重要性却不会随之减弱,因为对于高校数字化转型来说,数据将是最真实的依据与最底层的动力来源。
清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小平表示,高校管理核心在于数据,数据治理做不好,数字化转型就无从谈起。他以教务数据为例表示,在信息系统的加持下,当下数据统计变得异常简单。那么在节省出的时间里,相关人员便可利用数据分析学生的动态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并进一步做整体的学情、师资和学风势态等分析,进而调整学校的教学策略、优化师资力量,激励并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信息系统开发要快要灵活
与日常开发不同,疫情期间的应用系统开发时间非常短暂,传统以月为单位的开发周期缩短到以天甚至以小时为单位,这就要求信息化部门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技术能力,真正做到系统开发快速响应,稳定高效。
回顾疫情三年,不难看出,要实现系统开发上的快速响应,高校首先要有一支能力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能够迅速、准确理解需求,快速开发,并且要建设一支快速响应的服务和支持队伍,能够快速对接用户反馈,及时解释说明或解决问题。
疫情期间,不少高校都有过类似体验:各校信息技术团队夜以继日、不辞辛劳,7×24小时驻守一线、在线应答。没有信息化队伍的过硬技术和敬业精神,疫情期间的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所以许多学校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一再提及,无论如何实施信息化的外包服务策略,一定要坚定地建设学校自身的系统开发团队,加强学校信息化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因为他们是最能将学校各项业务与系统相结合的人。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也进一步证明,不同技术团队之间的良好协作格外重要。
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凯表示,疫情中,信息化应用中的需求类型多样,也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迭代,这就需要原来彼此独立的团队能够全面协同,像“拼积木”一样将应用快速搭建并运转起来。而这个过程既需要团队对业务高度熟悉、对现有技术架构深度了解,也需要考量业务后续的发展趋势等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决定建设成败的关键。
其次,要实现灵活、快速的系统开发,就应充分利用敏捷、低代码的开发框架,关注和使用快速开发平台。例如,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便构建了一组基于spring+vue开发体系的核心功能模块和关键组件,最大程度保障基础功能的可复用性与动态信息的可配置性,从而满足需求动态变化下的快速响应与及时部署要求。
此外,还要适时地对技术架构进行重新思考。复旦大学在疫情期间,基于微服务架构,逐步改善传统的“烟囱式”架构,使原本“巨无霸”状态的信息化基础技术平台逐步走向轻量化,实现业务数据和逻辑数据在平台间传递。经过简化后,单个业务服务可以脱离传统的业务系统运行,系统开发成本得以降低,系统快速交付能力也得以增强。
校内外合作助力高校建设
疫情暴发后,高校教学大规模转移线上,突如其来的匆忙转变也暴露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比如,如何支撑几万人同时在线成为不少高校所面临的难题。
对此,南开大学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四海表示,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的需求,冲击了高校原有的信息化架构,超出了信息化的承载能力。而针对自身能力无法满足的部分,高校势必要引入社会的公共资源,在自身建设中融入社会的网络、应用。同时,即使疫情终将结束,这种内外互融之大势也会继续延续:各高校将更频繁地与外部服务运营商合作,复用、共享社会资源,校园应用与社会应用间的边界也会日益模糊。
虽然在线教学的容量问题得以解决,但理论之外还有实践,而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平台作为建设的空白,显然还需要高校继续投入。
王玉平表示,在工作效率与人员分配的要求下,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必须要依托于校外企业。他强调,对于高校而言,完全自主实现相关平台建设并不是其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点。因为,高校技术人员的核心价值点在于设计,设计之后,再寻求企业支撑产品实现,双方各展其能、各施所长,才能合力呈现最佳效果。
信息化部门走向支撑引领
三年间,信息化成为抗疫先锋,在高校疫情防控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信息化部门也从边缘走向中央,从幕后走到前台,在圆满支撑学校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在三年磨砺中满载而归。
如果说疫情前信息化工作是是高校总体建设中的配角、辅助,负责最基础的网络维护、系统运维,只有在“网断了、系统宕机了”的时候才被人们想起;那么疫情中,信息化便成为了高校运行中的主角、支柱,成为高校人员工作中的首要依赖。因此,在疫情驱使下,人们不再是在特殊时刻被动想起信息化,而开始时时刻刻主动寻求信息化,信息化部门也从边缘性的配合部门成为了核心性的支撑部门。
那么在疫情结束后的未来,信息化部门又该往何处去?
可以确定的是,当高校领导广泛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后,信息化部门绝不可能退回原处。而高校数字化转型中所渴求的数字能力,又必须通过信息化部门来打造、建构、塑形。
可以想见,以后信息化部门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职责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校内角色也将从核心性的支撑部门转变为全局性的引领部门。未来,信息化部门要下好全校“一盘棋”,积极主动地把信息化工作内嵌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将重点从硬技术转移到软服务,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参与顶层设计、整合全校资源,还要将线下的科室和部门分工逻辑与线上的信息化和智慧化逻辑协调统一,着眼于“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智慧治理”三位一体的目标,努力建设服务育人的智慧化校园。
此刻,我们回望三年目送疫情渐远,转身向前遥望高校信息化未来已来。
撰文、责编:王雅静